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方寸之间的精神史诗 “砖”心绘就藏书票,镌刻时代文化情

添加时间:2025-04-15 21:24:33

方寸之间的精神史诗


“砖”心绘就藏书票,镌刻时代文化


李丽820


凤凰新闻社讯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4.png

画家周清近照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天津天泽书店藏书票收藏馆将呈现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周志清砖刻拓印藏书票与小版画作品展。这不仅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场跨越三十年的艺术修行与四年精心筹备的文化对话。当一块方砖、一把刻刀、一张画纸、一笔浓墨相遇相融,产生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表达。藏书票虽小,却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厚重;砖虽硬,却传递着柔软的人文情怀。这场展览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艺术形式如何以新的姿态讲述永恒的人文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5.png

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这一起源于15世纪欧洲的艺术形式,最初只是贵族藏书的标记,却逐渐演变为融合绘画、雕刻、印刷的综合艺术。在中国,藏书票艺术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独特火花,而周志清老师将砖刻拓印这一古老技艺运用于藏书票创作,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砖刻拓印艺术可追溯至汉代画像砖石),那些古老砖石上的图案与文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声史书。周老师以刀为笔,以砖为纸,将这两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创造出既有传统根基又具当代审美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技艺叠加,而是文化记忆的当代表达,让古老的砖刻拓印艺术在藏书票这一载体上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42.png

周志清老师作为天津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砖刻拓印版画"代表性传承人,其艺术之路是一条不断突破边界的探索之旅。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书法、篆刻、油画、国画等领域颇深造诣实现了这种跨界艺术的展现,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书法、篆刻、绘画、拓印相融合之罕见的丰富性——刀下可走龙蛇,上亦有风物;"硬刚"的砖刻手法传递出了细腻、柔美、隽永的韵味。在《四画僧》系列中,我们看到朱耷、石涛的超逸不群通过砖刻的粗犷线条得以彰显;《山海经》系列里,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的洪荒之力在砖的质感中获得新诠释。周老师的艺术实践证明,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粗犷与细腻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在真正的艺术家手中能够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41.p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筹备历时四年之久,特别是在病毒肆虐的岁月里周志清老师无数次往返于河东与南开两个区,与天泽团队深入研讨每一个细节。这种近乎苛刻的创作过程,反映的不仅是对艺术的敬畏,更是对观众的尊重。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四年磨一展的耐心尤为珍贵。展览将呈现122款作品,包括《励志》系列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孤勇坚忍,《行路读书》中世人凡夫的勤学不辍等主题。每一款作品都是一幅微型的精神画卷,既有画中故事,又有言外之意。展览还特别呈现三种不同装裱效果的作品,从画芯到托裱白底,为藏友提供多角度的欣赏可能。这种对呈现方式的考究,体现了策展团队"以读者为中心"的策展理念。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51.png

藏书票作为"微型版画",其独特魅力在于方寸之间见天地。一枚小小的藏书票,可以是艺术家的心灵独白,也可以是观者的精神镜像。周志清老师的作品尤其如此——他刻刀下的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着文化密码,等待观者解读。展览中部分藏书票特意留有空白,供藏友签上自己姓名,这种互动设计模糊了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界限,使藏书票成为连接两者的情感纽带。而定制服务的提供,更使艺术创作成为高度个性化的精神对话。在数字阅读日益取代纸质书的时代,藏书票以其独特的物质性和艺术性,守护着阅读的仪式感与尊严,提醒我们:真正的阅读不仅是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的修行与文化的传承。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52.png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次展览具有多重文化意义。首先,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成功范例,证明传统技艺完全可以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找到新的表达空间。其次,它展现了艺术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砖刻拓印藏书票东方西方传统当代一系列碰撞,催生出全新的艺术语言。最重要的是,在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文化节日里,这场展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纸质书籍及其相关艺术形式的关注与热爱。在算法推荐、碎片阅读成为主流的今天,砖刻拓印藏书票与小版画艺术以其手工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抵抗文化速食主义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53.png

砖刻拓印藏书票与小版画,这一看似小众的艺术形式,实则承载着宏大的文化命题。它关乎传统如何创新,艺术如何跨界,阅读如何回归本质。周志清老师用三十年的坚持告诉我们:文化传承需要匠心,艺术创作需要耐心,精神生活需要用心。天津天泽书店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创作生涯的致敬,更是对慢阅读、深思考生活方式的呼唤。当观众驻足于这些砖刻拓印作品前,触摸那些凹凸有致的线条,感受墨色与纸张的对话,或许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新发现阅读的质感与艺术的温度,找回那份久违的文化静气与精神定力。


微信图片_202504152127054.png


责任编辑 檄文


上一篇: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之旅— “砖刻拓印版画”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