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之旅— “砖刻拓印版画”

添加时间:2025-02-16 10:04:51

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之旅— “砖刻拓印版画”

 

凤凰新闻社讯【作者 刘重】

 

   “ 砖刻”、“拓印”、“版画”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砖刻拓印版画”将砖刻、拓印和版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体系,归属为中国版画分支中的凸版水印版画。通过学习、欣赏谈一点感悟和粗浅的看法,旨在期望砖刻拓印版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更有效地传承和创新.,让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图片1(4).png

作者简介:

天津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教授)   

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


 



“砖刻”、“拓印”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当时人们制作了大量的画像砖,上面有优美的图案和文字。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墓葬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砖刻艺术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到了唐代(618年-907年),画像砖艺术达到了高峰,宋、元、明、清时代广泛应用于寺庙、宫殿和民居的装饰中。近代也不乏刻砖高手,天津就曾出现了砖刻名家。

拓印技术是我国古代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精美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大量的古代书法碑刻都是通过拓印流传至今的,拓印这种艺术形式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明珠瑰宝。宋元以降,乃至明清大量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青铜器、甲骨文等等的拓片出现,这便是最早的拓印版画,它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开始探索以这种形式进行创作,这也说明了拓片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审美取向。


图片1(3).png

 

19-20世纪以来,版画在中国受到重视,许多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在整合了中华传统技艺砖刻、拓印而出现的版画形式出现了。五十年代天津这块土地上就有老一辈艺术家马达、赵丕绩(江泽)、等人,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砖刻拓印版画”作品,可惜由于时代的多种原因“砖刻拓印版画”当时没有发育成熟。踏着前人的脚印,系统成熟的“砖刻拓印版画”终于在二十世纪末出现在被誉为“版画之乡”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塘沽。这里版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版画艺术家。版画家周志清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沉浸其中,辛勤耕耘三十余载,使“砖刻拓印版画”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滨城版画群星中的奇葩,并入选为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砖刻拓印版画”用篆刻方法刻制,用宣纸拓印,刀痕、版痕都能清晰体现,可以一版多色,集绘画、书法、篆刻、拓印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1993年周志清的砖刻拓印藏书票获全国第四届藏书票展优秀奖;1995砖刻拓印版画《渔工》获第五届全国工业版展铜奖,1997年砖刻拓印版画《明天是个好天气》获第七届全国工业版展铜奖,1998年获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展铜奖;2002年砖刻拓印版画《玄武魂》入选紀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2010年该作品参加上海世博会展出, 2004年砖刻拓印版画《神州的火》获全国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铜奖,2004年由国際文化出版社出版《周志清绘画作品集》2008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周志清拓印版画集》2012年5月成功举办“甲子春晖周志清拓印版画作品展”。2024年中国常州武进第八届国际藏书票博览交流会藏书票作品获得金奖。作品被常州武进博物馆永久收藏。说明了“砖刻拓印版画”的实力状况。2024年藏书票作品入选西班牙40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让中国的非遗文化走进了国际艺术的大雅之堂。2024年周志清的“砖刻拓印版画”的藏书票作品入选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举办的“方寸相印——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版画藏书票艺术展”、2025年藏书票作品被湖南美术馆收藏。彰显了“砖刻拓印版画’作品在学术届得到高度的认可。

“砖刻拓印版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在砖(陶)板、块上镌刻图案或文字,然后用宣纸进行拓印,形成艺术作品。这种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砖刻、拓印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选择与工具准备:选择质地坚硬、表面平整的砖块,常用的就是建筑砖,更好的是北方的澄泥砖和南方的金砖等。时至今日已经出现了专用的陶板,是专门供刻制版画的版材。工具:篆刻刀、木槌、电动刻刀等。拓印工具:拓包、白芨水、鬃刷、拉力好的宣纸等。

2.设计图案与图案转移。构思设计: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设计出需要镌刻的图案或文字。图案转移:将设计好的图案打印或画在纸上,用复写纸轻轻描绘在版面上,要求确保图案的准确性,然后,用毛笔绘制把画稿确定。

3.用篆刻刀沿着描绘的线条进行镌刻,注意镌刻深度,太深、太浅都会给拓印时造成困难。细节处理:先整体进行草刻,然后,用拓包打墨使草刻的画面清晰,再进行细刻,完成图案的细节。最后,还需要进行一次甚至多次全面的修整。



 

拓印过程:

1.在刻好的版面均匀涂抹适量的白芨水(是为了粘住宣纸,防止脱离)然后把宣纸覆盖到版面上,先用毛巾按压,盖上薄塑料或韧度好的宣纸再用棕刷敲或刷,让宣纸落入所有的凹处 。

2.待宣纸泛白时即可用拓包蘸墨或颜色轻轻的敲、拍, 画面便逐渐出现了,经过反复多次的敲、拍使墨、色均匀。用透明胶片遮挡可以达到一版多色的效果。

3.作品整理与保存:将拓印好的作品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如需要还可以对拓印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如修补、上色等。将完成的拓印作品整理好,可以进行装裱,如果需要保存可保持原拓片状态。对每件作品进行信息记录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版画签名,包括限量数字编号、艺术家姓名、题目、版种、创作年代等。


图片1(10).png

 

“砖刻拓印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与现代生活和百姓需求无缝对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为周志清先生领导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他们的团队正在创新设计: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喜好的作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图案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品。


图片1(11).png

 

拓展“砖刻拓印版”画的应用范围:将砖刻拓印技术应用于家居装饰、时尚服饰、文具产品等日常生活中。通过将艺术融入生活,提升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和接受度。在社区或文化活动中举办砖刻拓印的体验工作坊,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一传统艺术中来。通过亲身体验,增强人们对砖刻拓印的兴趣和爱好。

让更多年轻人打卡“砖刻拓印版画”。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展示砖刻拓印的过程和成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与现代艺术家、设计师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产品,拓宽其应用场景。


图片1(12).png

 

“砖刻拓印版画”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对独特艺术品的需求。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增加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市场逐渐扩大。“砖刻拓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会受到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最终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艺术收藏品。

“砖刻拓印版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砖刻拓印版画’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技术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