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社

文章标题:梅氏与梅娘娘

添加时间:2025-04-14 20:51:06

梅氏与梅娘娘

 

凤凰新闻社【覃波/文】


微信图片_20250414205016.png

在石门的南方有一个村庄叫梅家河,离梅家河20里有一座山叫梅子山,山下叫梅家湾(又叫卧峰峪),在这里流传着一个传奇色彩“梅娘娘”的故事。听到这个“梅娘娘”的故事,我思索着:“娘娘”一词,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够称呼的,这里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我自驾走进了梅家河、梅家湾,看是否真有这个“梅娘娘?”与梅家河又有什么联系呢?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采访当地老人,总算弄清楚一些眉目。

 

         (一)梅姓人为何落居梅家河

话得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说起,梅氏梅鼎元公,他是一位医生,地理先生、而且还有超人的道法。他是张天师(汉朝张良的后人)的徒弟,学艺之后,到处施展他的本领。一年大天干,半年未下雨,老百姓由于天干民不聊生,闹饥荒。臣子奏章皇上,找一个人求雨,皇帝准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求雨者来解救老百姓旱灾。结果找到了张天师,他就派徒弟梅鼎元去求雨。当时梅鼎元施展法术,真的下了很大的一场雨,缓解了旱灾,百姓万分感激。由于求雨有功,立了大功,皇上大为赞赏,说:“你这么好的道法,你就在朝廷为我分忧行不行?”鼎元公过不惯皇宫生活要求回家。结果皇上给他封了一个闲职,分管风、雨、雷的尚书,回到了江西老家的贵溪县。专门做起了阴阳先生。他为了赶一座山脉,赶到了石门的梅家河(道水支流),现在的锁金山村部不远处一块“凤型地”——凤凰山,站在高处观望,恰似一只凤凰展翅,腾飞之势,凤凰闪翅之地。他便带着两个侄子封山暂居此地,在那里得道成仙后走了。他云游列国,只有留下两个侄子梅礼、梅喜。

梅鼎元与妻子丁氏在梅家河定居后,生了9个儿子,长房、二、四、七、失考(早年病死),剩下三房梅栋英、五房梅茽章、六房梅仲良、8房梅茂、9房梅仲萼。

据族谱记载,梅氏始祖梅鼎元,公元1360年由赣迁湘,定居石门蒙泉梅家河。六百年来,繁衍发展,除本地及附近县市已有子孙三千多丁口外,历年南迁北徙,四散全国。现在三房已有4000多人,五房2000多人,六房3000多人,八房500余人,九房400多人。具体分布在石门的白洋湖、石门县城、磨市、磐石、临澧、永顺的大明乡楚家湾、湖北鹤峰县高原沙家坪、青岩坪、鹤峰县官扎营圣孔坝、鹤峰县麻水龟坪、宣恩县桥木营乡沟日安坝、王家湾、鹤峰县古罗坝。在石门梅姓最多的是县在的蒙泉镇的梅家河村、李尔村、花薮园艺场、明泉村、界溪村、澧阳村、长岭村、白洋岗村。桃源菖蒲乡黄家梅、华容县南山老河口、安乡、重庆市云阳县三坝乡马坨村、水口乡华家乡等。

梅鼎元与妻子丁氏死后葬于凤型地正中,凤凰地是梅家买下的地,自葬梅氏始祖夫妻后,两边展翅的地方均葬的梅氏子孙,700多年没有葬任何杂姓人葬在此地,直到1971年修蒙泉水库后大移民后,才开始有零星的杂姓葬在此地。每年春节梅氏后人都会前去祭拜,特别是清明节周边或其他县市千里迢迢到此吊唁。

(二)明朝万历皇帝的老师——梅鹙

  奉训大夫梅鹙,明朝嘉靖年间人,号道源,今蒙泉镇梅家河村人,身高七尺,气宇轩昂,聪慧,年轻时无所不能。并做励志诗言鸿浩之志,常与古代圣贤自诩,擅长绘画与楷书。曾担任万历皇帝的老师,后任明朝国子监学正特简内阁侍读,转广东潮州府通判。

嘉庆六年,梅鹙从两院贡士之中,以茂才奇异选拔出来,释褐荆州监利教谕,随后去武昌参加科举,与江陵张居正同场邻座,两人一见如故。张居正欣赏梅鹙文章新奇,以为他必定居魁首,因考试后场碍磨,而失去了中举机会,主考司亦为之惋惜,后张江陵入相,推荐梅鹙为羽翰,于是一鸣惊人,从监利擢升为国子学正内阁侍读。

万历十一年,梅鹙在京城得知石门、慈利两县干旱数月,邑民颗粒无收,疾苦难当,逃往他乡,十有五六。梅鹙上疏朝廷救全万民,维系国脉,据实条述:“石门山县,岩多土少,山阴冷野,大小山溪数十条,淫雨水冲,岸崩沙塞,数日不雨,田皆渴,圻禾尽焦枯,实非上产。。。。。地丁秋粮所受三殃,一日军占,一日水冲,一日混报。。。。。”眷眷之心溢于言表,恋恋之情尽在言中。万历闻奏,下旨免赋放粮赈饥,并遣湖广督抚,整饬石门县按实均派,毋得苟赋病民,邑感皇恩浩荡及梅公之盛德,纷纷登观国焚香朝拜后修梅公堂以为纪念。

梅鹙一直为家乡办好事,他为了减轻石门、桃源、慈利三县的人民负担,一次在皇帝经常上厕所的地方,梅鹙用蜂蜜在厕所墙上写了一奏章:“石门、慈利、桃源三县。地方贫瘠,皇粮可免”。等皇帝上厕所时,一看墙上沾满了糗蚊,仔细一看是一篇奏章,知道这是梅鹙写的,等万历皇帝出厕所时,皇帝看看梅鹙,“准奏!”梅鹙马上跪下:“谢主龙恩”。

梅鹙身在京城,情系故乡,深知民间疾苦,深知自然环境恶劣。一次万历皇帝派他去到河南去赈灾,所带银两没有完全放下去,他带回家乡办了四件事:一是扩建观国山庙(又叫鹙祖庙):二是建花山寺庙:三是为了解决天旱,他修了三个河垱:四是挖了一个千工堰(凤型),现属于梭金山村范围。后来,手下的臣子跟万历皇帝奏本,说梅鹙贪污银两,皇帝派钦差专门下来调查,取证,写成奏折,梅鹙虽然用了银子,全部用于家乡建设,折合银两是远远不够,最后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俸禄用于家乡建设。最后皇上看到奏折后,要梅鹙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至今尚存猫儿坝、千工堰等三坝一堰以及岩巴垴老桥为后人享用,起业绩功在当时,利在千秋。梅氏后裔鸣高,曾做七律一首咏修桥之德:


咏乐普桥

长桥隐隐卧溪波,个里高人乐善多。

岂恃虹腰夸壮丽,时看雉翼养中和。

贤关圣城依稀在,义路礼门恍惚过。

寄语他年真作者,津梁后学永之磨。


   梅鹙仪表瑰奇,立朝不古苟,雅量高致,因与张四维有隙,左迁潮州通判,后谢疾归家,急流勇退,世之恋恋,传在当世,泽存桑梓。


责任编辑 檄文


上一篇:清平乐▪大雪公平 张运通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